2021年, 第5期 刊出日期:2021-05-07
  

  • 全选
    |
    论文
  •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21, (5): 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杰基·尼特斯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21, (5): 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周余姣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21, (5): 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张宗祥一生中执掌过两大图书馆馆务:一为京师图书馆,一为浙江图书馆。其善抄书,精校勘,一生钞校古籍六千余卷,保存下来的有两千余卷,在古籍保护事业上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他的贡献在于:从原生性保护所涵盖的工作内容看,一是古籍采访,扩大馆藏;二是认真编目,拾遗补缺;三是注重古籍修复,培养修复人才;四是关注古籍及古籍雕版之保护,惜古有法。在再生性保护方面,其组织补抄文澜阁《四库全书》,将毕生精力投入古籍钞校中,与一些藏书家结下了珍贵的抄书之谊,主张选印《四库全书》,为古籍的再生付出了个人心血。
  • 李晓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21, (5): 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以知乎为例探讨用户在社会化问答平台上的信息偶遇影响因素和行为过程,为提升社会化问答平台信息服务质量提供参考。通过半结构化访谈方法收集用户在社会化问答平台上的信息偶遇经历,利用Nvivo11.0对数据进行编码分析,构建信息偶遇整合模型。研究发现用户因素、环境因素、平台因素、信息因素对社会化问答平台用户的信息偶遇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在社会化问答平台使用过程中,用户会经历信息偶遇前、信息偶遇中、信息偶遇后3个阶段,用户对偶遇到的信息会产生积极、中立和消极三种态度,从而会导致不同的行为结果。
  • 冉娜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21, (5): 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知识传播对促进知识向生产力快速转化具有重要意义,对知识传播影响力的有效评价可以改善知识传播并加快知识向生产力转化。引入目标导向分析法可为知识传播影响力评价提供借鉴,也为丰富知识传播评价体系提供新的思路。文章以知识传播主体图书馆为例,结合传统的图书馆评价指标,并引入目标导向分析方法,通过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线性回归分析构建了一种以目标导向来评价知识传播影响力的评价方法,得到目标导向视角下的图书馆知识传播影响力评价排名。
  • 汪圳;李建苗;李东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21, (5): 3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高校数字图书馆平台所拥有的知识与面对的用户迅速增长。这一趋势也为数字图书馆用户获取知识带来了“信息超载”的烦恼。文章引入情境感知技术,从大学生群体用户的基本信息、数字图书馆用户的行为信息及高校教务系统课程信息三个维度获取数据,构建数字图书馆用户的情境模型,提出一种融入用户情境的数字图书馆平台个性化服务框架,主要包括用户情境、云端大数据处理中心及用户定制化服务三个模块。本研究为数字图书馆搭建智慧化服务平台提供了思路。
  • 周静怡;张玲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21, (5): 4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利用文献调查法、网络调查法和比较分析法,解读和分析了ARL《SPEC Kit346:学术产出评价活动》报告,在此基础上调研和分析了当前美国19所高校图书馆科研评价支持服务指南,归纳分析了当前美国高校图书馆科研评价支持服务内容、方式和方法,揭示了当前美国高校图书馆主流的科研评价支持服务所采用的的工具和指标等,为国内高校图书馆提供启示:全面和辩证认识高校图书馆科研评价支持服务体系;把科研评价支持服务贯穿于科研工作全流程;完善科研评价支持服务内容、综合利用工具和指标;培养和提升科研评价支持馆员能力和素质。
  • 华小琴;郎杰斌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21, (5): 4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社交媒体为切入点,对研究人员的学术交流行为及国内外学术社交平台进行调研,获取学术社交平台的用户知晓率和使用情况,分析学术社交平台的用户群体差异与学科差异、用户需求动机与需求差异,识别研究人员的多样化学术交流行为,并获取学术社交的满意度及其面临的制约因素。结果显示学术信息质量、平台交互体验、学术环境、外部激励是影响研究人员学术社交的主要因素,据此探讨完善学术交流平台信息供给与控制机制、提升用户交互体验、打造面向解决问题的知识服务与学术信息环境、建立激励机制与评价机制、重构研究人员与不同平台主体的联接等策略。
  • 万慕晨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21, (5): 5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基于ESI的学科分析服务在图书馆界发展迅速,但ESI与教育部一级学科的分类差异给学科分析服务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将ESI数据对应到国内相应学科是高校图书馆学科分析服务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引入ERS分类系统搭建ESI与一级学科映射的桥梁,并从映射原理、成功率、有效性、重庆交通大学实证等方面对映射的可行性进行了验证,以期为高校图书馆学科分析服务提供参考。
  • 马祥涛;王毅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21, (5): 6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图书馆文创产品开发工作是图书馆围绕文创产品的设计、制造、营销等环节开展的一系列组织活动。基于活动理论框架模型及其内涵,构建了图书馆文创产品开发框架,并利用文献调研和网络调研方法对该框架中的核心要素(主体、客体、共同体)和次要要素(规则、工具、劳动分工)分别予以阐释。研究认为,图书馆应设置专职部门和专职岗位,以法规政策、内部管理机制、外部合作机制为制度基础,借助开发联盟和平台的“桥梁”作用,加强与政府部门、文化创意公司、创意设计机构、消费者等各参与共同体之间的合作交互,最终开发出面向儿童、学生、游客和家庭成员的文化创意产品。
  • 贺娜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21, (5): 7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打造高品质的3D打印服务,并利用其开展创意激发与创新支持活动,对于高校图书馆增强用户创新意识、构建跨学科融合教育机制、提升创新成果转化率具有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C9联盟成员图书馆3D打印创客服务的价值理念与方式方法极具核心竞争力:提供与用户实际需求高度契合的3D打印服务内容,并最大程度吸收利用校内外主体的优质资源,开辟可供用户进行个性化、定制化3D打印实践的创客空间。借鉴这一做法,我国高校图书馆应与社会多元主体建立常态化、制度化的3D打印创客服务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对3D打印服务内容进行精细化改造,持续夯实馆方3D打印创客服务的智能化保障。
  • 温慧仪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21, (5): 7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2019年,文化行业标准《公共图书馆业务规范第3部分:县级公共图书馆》出台,为县级公共图书馆的有效运行提供了指引。广东东莞松山湖图书馆在东莞图书馆带领下导入卓越绩效管理、设立业务指标和考核机制,取得了较好的运营效果。文章分析了其业务设定与考核实践的成功经验,并对基层图书馆实施《公共图书馆业务规范》提出建议:基层图书馆应综合核心型业务、相关型业务、约束型业务质量标准等设定业务目标,并通过长期目标规划、年度目标分解、日常运营考核等建立考核机制。
  • 李继海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21, (5): 8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设计理念的升级和人们观赏水平的提高,公共图书馆传统展览业务进入瓶颈期。互联网数字技术以及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丰富了公共图书馆展览的内容和形式,扩大了展览的覆盖面和影响度,满足了社会大众全方位、多层次的展览观赏需求。同时,也带来了技术更新换代过快、输出终端兼容性不够、资源共享衔接不畅、人力资源培养滞后、标准和规范不统一等挑战。公共图书馆要制定展览规则和标准,实现新技术环境下展览资源的开发和共享,加大新技术人力资源建设,依托馆藏和阅读推广活动充实展览内涵和模式。
  • 杜以恒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21, (5): 8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宋杨复《仪礼图》今存最早的刊本是元刊本,而清张金吾《爱日精庐藏书志》著录有“宋十行本”,其下落不明。考证可知张金吾所谓“宋十行本”实为明嘉靖十五年国子监生卢尧文等刻本,今藏中国国家图书馆。而国图藏卢尧文本是一个伪本,作伪方式是删除卢本原有的明代序言,删除与元十行本共有的杨复自序、陈普序,剜除《仪礼图目录》末所刻明代卢尧文等校刊者籍贯、姓名。作伪的目的是删除明刊痕迹,进而冒充宋本。国图藏卢尧文本经清蒋廷锡、王图炳、张金吾、张蓉镜、蒋凤藻、蒋汝藻、涵芬楼递藏。清张金吾将此伪本误定为“宋十行本”,张蓉镜、王国维延续了张金吾这一错误。用来作伪宋本的明嘉靖卢尧文本是个精刻本,顾广圻将此本定为“善本”,其版本价值仍不可低估。
  • 陈功文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21, (5): 9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被誉为丛书之祖的《儒学警悟》自南宋宁宗嘉泰二年刻成之后,一直流传甚稀,几欲不为世人所知。民国时期经陶湘付梓后,才逐渐地进入世人视野。一直以来,学界缺少对该书的研究。文章结合相关史料,对书的编纂、版本流传、学术价值等方面进行考述,同时对相关问题予以辨正与厘清。《儒学警悟》对于研究丛书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