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排行

  •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 全选
    |
  • 论文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19, (11): 1.
    摘要 (618) PDF全文 (9875)   可视化   收藏
  • 论文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20, (5): 1.
    摘要 (662) PDF全文 (8434)   可视化   收藏
  • 论文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20, (2): 1.
    摘要 (560) PDF全文 (7392)   可视化   收藏
  • 论文
    鲁小俊;李昕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21, (7): 90.
    摘要 (382) PDF全文 (7190)   可视化   收藏
    《清代人物生卒年表》为清人疑年录的集大成之作,建树甚多。其中也偶有疏忽和遗漏。文章以杭州敷文书院、崇文书院、紫阳书院、学海堂、东城讲舍等书院的课艺总集作者为例,对章锡光、蒋国亮等30馀人按生年、卒年、生卒年、进士人物分类订补。
  • 论文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19, (4): 1.
    摘要 (751) PDF全文 (7188)   可视化   收藏
  • 论文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19, (2): 1.
    摘要 (649) PDF全文 (6884)   可视化   收藏
  • 论文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19, (1): 2.
    摘要 (664) PDF全文 (6647)   可视化   收藏
  • 论文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20, (4): 1.
    摘要 (650) PDF全文 (5620)   可视化   收藏
  • 论文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22, (9): 1.
    摘要 (483) PDF全文 (4978)   可视化   收藏
  • 论文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20, (6): 1.
    摘要 (602) PDF全文 (4874)   可视化   收藏
  • 论文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19, (6): 1.
    摘要 (702) PDF全文 (4873)   可视化   收藏
  • 论文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19, (7): 1.
    摘要 (712) PDF全文 (4863)   可视化   收藏
  • 论文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20, (3): 1.
    摘要 (623) PDF全文 (4759)   可视化   收藏
  • 论文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19, (5): 1.
    摘要 (693) PDF全文 (4243)   可视化   收藏
  • 论文
    马学剑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18, (7): 87-92.
    摘要 (887) PDF全文 (4056)   可视化   收藏
    《伊利亚特》是极其优秀的经典著作,由于原文是古希腊文,绝大多数读者不可能直接阅读,因此中译本显得尤为重要。目前《伊利亚特》译本众多,甄别、筛选出高质量的版本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对《伊利亚特》常见的中译本进行分析、比较和评价,就显得十分重要。文章通过对若干种常见译本的比较研究,发现其各具特色,尤以陈中梅译本、罗念生和王焕生译本为佳。
  • 论文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19, (8): 1.
    摘要 (557) PDF全文 (3727)   可视化   收藏
  • 论文
    殷环环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19, (10): 26.
    摘要 (282) PDF全文 (3567)   可视化   收藏
    空间再造与功能重组是当前高校图书馆转型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随着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的飞速发展,江南大学图书馆以装修改造为契机,在总体规划、空间布局及环境育人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总体规划思路为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第一阶段改造C区和A区一层;第二阶段改造A区其他部分和B区。空间再造实现了网络电源到桌面、自助服务新体验、文化育人新环境、咨询服务学科化。
  • 论文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19, (9): 1.
    摘要 (613) PDF全文 (3506)   可视化   收藏
  • 论文
    徐芳;刘婉华; 牟小波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21, (8): 14.
    摘要 (382) PDF全文 (3505)   可视化   收藏
    系统地分析国内外健康信息行为的相关文献,旨在为学者了解健康信息行为的研究现状,进而为在该领域进行深入研究提供参考。文章首先回顾健康信息和健康信息行为的相关概念;然后从健康信息需求、健康信息搜寻与获取、健康信息利用与评价等方面对国内外健康信息行为进行了综述。最后从研究领域分布不均、研究人员的学科分布不均衡、研究对象单一、研究方法多元化不够、移动健康信息行为将成为新研究趋势等方面进行了述评。
  • 论文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20, (1): 1.
    摘要 (691) PDF全文 (3432)   可视化   收藏
  • 论文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23, (1): 1.
    摘要 (302) PDF全文 (3242)   可视化   收藏
  • 论文
    苗润雨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19, (9): 91.
    摘要 (896) PDF全文 (3018)   可视化   收藏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是近代史研究领域一部影响深远的著作。自1938年至今共有近60版《中国近代史》面世。该书诞生于抗战烽火中,被赋予了特殊的历史使命——为抗战建国作出贡献。新中国成立后该书曾在大陆“消失”。改革开放后,兴起了《中国近代史》的出版热潮,又在当今中国民族复兴语境下受到“热捧”。《中国近代史》的版本流变背后,暗含着时代与政治的多重影响。
  • 论文
    陈苗;刘晗月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20, (1): 10.
    摘要 (411) PDF全文 (2847)   可视化   收藏
    研究数字人文具体发展状况和每个方向的研究范式,对未来数字人文研究的开展有参考意义。文章从文献计量学的角度出发,以当前数字人文领域较为典型的两本期刊《数字人文季刊》和《人文学科中的数字计算》(及其前身《文学与语言计算》)为数据源,对这两本期刊的知识基础、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数字人文的知识基础包括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两类,应用研究中作者身份识别的研究最受关注;研究热点主要分为四类:作者身份识别、数字人文研究对象的分析、相关的技术研究和数字人文在各个学科的应用实践。
  • 游祎, 汪东升, 高凡伊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25, (1): 28.
    文章以ARL发布的《研究图书馆人工智能指导原则》为基础,通过网络调查法对其所有高校成员馆的人工智能素养教育实施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ARL高校成员馆的人工智能素养教育通常以提供人工智能素养研究指南、嵌入式课程教学、研讨会以及合作项目等方式实施,呈现出形式灵活多元、服务教学科研、重视人工智能伦理、培养批判思维、推动各类合作等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高校图书馆可以通过开展多样化的教育活动、知识技能与认知伦理并重、加强各领域交流合作和及时学习最佳实践等策略提升人工智能素养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 论文
    宋嵩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21, (8): 69.
    摘要 (271) PDF全文 (2712)   可视化   收藏
    视频号是当下最新出现且发展迅速的自媒体平台,成为图书馆新型移动服务平台。文章对我国14家图书馆视频号的开通情况、平台利用情况、宣传与推广情况、超效率分析等进行了系统分析。调研发现,目前图书馆视频号存在使用率低、作品发布数少、点赞量和评论量不理想等问题,优化策略有重视视频号建设、加强内容管理、优化形象和宣传方式、注意作品更新频率和加强与读者互动等。
  • 论文
    尹培丽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18, (1): 13-18.
    摘要 (365) PDF全文 (2688)   可视化   收藏
    口述档案能够全面立体地呈现作家的人生和创作全貌,可以有效弥补以往对作家研究囿于其作品和评论等文字资料的局限,使研究资料更加充分、研究角度更加多元,因此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作家口述档案的采集整理工作已经在美国、英国、爱尔兰、加拿大、澳大利亚以及口头文化异常繁荣的非洲国家得以普遍开展,中国大陆近几年也有诸多机构和个人从事作家口述访谈工作,但大多呈现“各自作战”的分散状态,因此建立全国性的“作家口述档案库”,实现资源共建共享是大势所趋。文章还针对目前普遍存在的“重采集挖掘,轻管理利用”的现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比如编目工作前置、网络环境下的限制获取等。
  • 论文
    刘立群 李吉子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18, (10): 38-43.
    摘要 (446) PDF全文 (2515)   可视化   收藏
    日本对中国的研究由来已久,在海外中国学占有重要的地位。文章采用文献调查法,把日本中国学的研究机构大致分为3种类型:政府设立的官方机构、由法人代表或学协会形式运行的民间团体组织、大学里的研究机构。按上述分类选取代表性的机构,对机构的历史沿革、研究内容、学术成果进行介绍,总结日本中国学的研究特色及其发展演变历程。
  • 论文
    李国庆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22, (1): 30.
    摘要 (271) PDF全文 (2312)   可视化   收藏
    文章介绍了海外图书馆所见的共64位近代浙江藏书家之鉴藏印,包括不载于一般著录的如陈其荣、曹秉章、堵申父和鲁迅叔祖父周锡璋,以及新发现的马鉴等,略述印主生平事迹,希望有助于发掘被遗忘的近代浙江藏书家,传承江南文脉,也订正和增补一些藏书家之斋堂字号,并促进地方藏书家及藏书文化等相关研究。
  • 论文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22, (4): 1.
    摘要 (563) PDF全文 (2306)   可视化   收藏
  • 论文
    甘群文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18, (7): 10-17.
    摘要 (649) PDF全文 (2258)   可视化   收藏
    元素养是ACRL发布的《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框架》中的一个核心理念。文章着重阐述元素养含义、内涵特征及学习目标框架,强调在交互、开放的社交媒体环境下进行信息活动,参与传播、分享、理解、利用、生产、创作信息,以批判性思维反思学习过程,要求学习者从情感、行为、认知和元认知上养成终身学习的理念。并结合教学实际需求,提出了元素养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转型与拓展中的一些思路,以切实提高学生的元素养能力。
  • 论文
    李玲丽;曾林源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20, (4): 29.
    摘要 (362) PDF全文 (2240)   可视化   收藏
    从公共图书馆创客空间业务实施者的视角,以国内公共图书馆创客空间的发展情况为研究基础,结合杭州图书馆科技分馆“创客空间”三年来的创客服务实践,利用空间思维、平台思维、系统化思维、关系思维探讨公共图书馆创客空间向STEAM创客教育空间转型的实施路径与发展机制。最后,从跨界合作,平台化、联动化运作,众向深入,融入社区,合作监管等方面提出建议,以期为公共图书馆创客空间构建与发展提供借鉴。
  • 论文
    贾楠;龚蛟腾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23, (4): 23.
    摘要 (277) PDF全文 (2219)   可视化   收藏
    古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具有极高的社会价值,在世界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文章从发文量、核心作者、核心机构、高被引文献分布等维度对数字人文视域下的古籍研究进行深入分析,发掘古籍相关内涵阐述、古籍可视化挖掘、古籍智能化处理、古籍专类化挖掘、古典文献学赋能古籍和用户深层次古籍需求6大古籍研究热点,指出古籍研究发展趋势:融合人文学科凸显古籍价值、强调多类别研究挖掘古籍资源、加强古籍工作标准体系建设、注重用户需求深化古籍服务和协同研究主体共享知识成果。
  • 论文
    周燕儿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20, (11): 78.
    摘要 (533) PDF全文 (2160)   可视化   收藏
    山阴峡山何氏有越中望族之称,自明以来,瓜瓞绵绵,俊彦辈出。绍兴市柯桥区博物馆藏清《山阴峡山何氏简谱》稿本,是研究峡山何氏家世源流、家族发展、科举名人不可或缺的实物资料,但谱中也存在着一些脱漏疏误、夸大杜撰官职等现象。文章对谱中的世系相关史实进行了辨误,并对其文献价值进行了探析:《简谱》为峡山何氏家族勾勒了一支较为完整的世系;为明清时期部分何氏名人找到了族属归宿;为绍兴科举人物研究起到了补正和佐证作用。
  • 论文
    陈功文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18, (9): 81-87.
    摘要 (422) PDF全文 (2138)   可视化   收藏
    《新书》是研究贾谊及其思想的重要资料,历来颇受学者的重视。但该书的最终编纂者到底是谁,一直存在着争议。《新书》自宋以来,刻印不绝,出现了多种版本,其渊源关系亟需梳理。文章通过梳理后认为刘向父子是该书的最终编成者,书名也是刘向父子命名的。宋元明清诸刻本中,影响较大的当属卢文弨抱经堂校定本,后世版本多源于此。阎振益、钟夏的《新书校注》是目前研究贾谊及《新书》非常重要的版本。
  • 王忆霖, 徐芳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25, (3): 34.
    虚拟学术社区是目前非正式学术交流的主要途径,是学术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系统地分析我国虚拟学术社区用户知识行为的相关文献,旨在为学者了解我国虚拟学术社区用户知识行为的研究现状,进而在该领域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提供参考。文章首先界定了虚拟学术社区用户知识行为的基本概念;然后采用内容分析法从用户科研合作行为、用户知识共享行为、用户知识贡献行为、用户知识交互行为与用户知识隐藏行为五个方面对我国虚拟学术社区用户知识行为研究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综述;最后,对我国虚拟学术社区用户知识行为研究现状进行了述评,指出了研究主题“扎堆化”、研究方法“单一化”、研究对象选取“两极分化”等问题,并强调了加强用户知识贡献行为研究的必要性。
  • 论文
    全根先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23, (3): 89.
    摘要 (163) PDF全文 (2042)   可视化   收藏
    文章以民间收藏清代《萧山会试题名》抄本为主要依据,参阅清代科举资料并吸收学界相关研究成果,对清代萧山会试情况进行叙述,对该抄本未收进士进行补录,并对萧山进士中“冒籍”现象、科举家族及朝廷重臣等进行考述,较全面地反映清代萧山科举特别是会试的历史面貌。因萧山在历史上地名和所辖区域屡有变更,文章所讨论的清代萧山科举状况以1996年滨江区成立前萧山所辖区域为准。
  • 论文
    刘育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17, (9): 87-90.
    摘要 (441) PDF全文 (2035)   可视化   收藏
    《文馆词林》是唐人许敬宗编纂的千卷诗文总集,可惜宋初就已亡佚,到元修宋史时仅有1卷见载。十九世纪伊始,日本学者首先刊布了此书的4个残卷,引起了学术界极大关注。后国内学者纷纷依靠各种途径或搜求、或翻刻,使越来越多的残卷重现于世,由此形成了一个传承有序的版本系统。经考查,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有这一系统内的所有版本。文章在实际接触各本的基础上对北京大学图书馆馆藏《文馆词林》的各个版本进行了梳理和介绍,以供相关研究者同好。
  • 论文
    滕伟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20, (9): 79.
    摘要 (1152) PDF全文 (2031)   可视化   收藏
    城市书房作为一种新型图书馆服务模式,由于其自身服务特征与社会发展的契合性,目前已在温州、杭州和济南等多个城市得以实践推广,发挥了积极作用。文章通过对城市书房服务案例和服务模式的研究,阐述城市书房建设和服务中在资金保障、开放时间、建设数量、安全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促进参与主体多元化,实现建设场景立体化,提升智能化运营水平,拓展书房服务功能,发挥城市书房在阅读推广中的平台、载体作用。
  • 论文
    张明君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21, (4): 32.
    摘要 (408) PDF全文 (2026)   可视化   收藏
    中国古代读书图是了解古人读书信息的一个窗口。文章从相关资料中搜集整理出清代台州数幅读书图,通过对这些读书图的考察,分析古人的读书旨趣:隐逸闲读的读书情怀和为求显达的功利目的,以及古代社会的书香传承规律:藏书是传承书香的基础;通过请名人绘画题咏,向社会传递书香;忠孝是古代家族书香传承的内核;女性读书补充延续清代社会的书香传承。这对于当今的阅读推广有启迪意义。
  • 论文
    陈志新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18, (11): 55-59.
    摘要 (281) PDF全文 (2021)   可视化   收藏
    文章依据现实性、急迫性和科学性等原则,针对134篇讨论《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五版的文章,除了罗列并反驳不当修订建议外,还筛选得到50多条可行性和必要性比较强的修订建议,并将修订建议进行归类分析,期望有助于《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六版的修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