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排行

  •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 全选
    |
  • 王子舟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24, (8): 28.
    现存的浙江省立图书馆的馆舍旧址,主要有孤山路馆舍、大学路馆舍两处。孤山路馆舍中的白楼,与大学路馆舍是清末、民国时期专门建造的图书馆建筑,外型具有西洋风格,内部空间宽敞,表现出当时图书馆建设西洋化的观念。在陈训慈等历任馆长的辛苦经营下,浙江省立图书馆在馆藏资源、业务管理、推广事业、学术研究等方面均取得不菲成绩,整体发展水平居国内领先地位。馆藏文澜阁《四库全书》的数次钞补,及其在日本侵华战争时期的移迁经历,更是谱写了一曲动人的历史乐章。
  •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24, (6): 1.
  •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24, (8): 1.
  •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24, (5): 1.
  • 谢丹琳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24, (7): 5.
    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为提高区域公共文化服务资源的空间品质、供给效率和服务效能创造了新的机遇,可创新性拓展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面,实现区域资源跨界融合。文章基于长江经济带130 个地市公共文化服务资源POI数据,运用ArcGIS综合性空间分析工具,采用最近邻指数、标准差椭圆、核密度分析以及地理探测器模型等方法,探究长江经济带公共文化服务资源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针对研究结论,从构建文化综合区、完善财政保障机制、加快推进交通一体化建设、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度等方面提出优化长江经济带公共文化服务资源空间布局、促进区域文旅融合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24, (9): 1.
  • 张学梅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24, (9): 25.
    基于扎根理论,借助质性分析软件NVivo12plus,对我国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图书资料专业研究馆员职称评审条件文本进行编码分析。抽取出4 个基本评价维度:思想政治与道德品质、基本资格、业务水平以及科研水平,梳理出以德为先,优先高学历人员,鼓励长期从事图书资料专业工作,分类评价,关注专业人员工作对社会和行业发挥实际作用,鼓励潜心研究长期沉淀,“重论文”而不“唯论文”的导向,以及重成果轻实效的导向。分析了目前职称评审条件还可能存在加剧职业倦怠,导致馆员职业发展“功利主义”,团队合力难以凝聚等潜在风险。
  •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24, (12): 2.
  • 邬欣言, 胡鑫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24, (10): 28.
    文章以2008—2023 年59 篇国内外儿童阅读疗法实证研究所涉及的59个书单及415个书目为样本,从书目适用对象、书单来源、书目特点和书目效果4个方面、9个子维度进行内容分析。研究发现,儿童阅读疗法书目的适用对象涉及到的需求分类越来越精细,书目的主题、体裁和形式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儿童阅读疗法在改善儿童情绪、行为及认知问题上具有显著疗效,但在书单自行编制、本土阅读书目开发、专业人员培养及后续效果追踪等方面,我国尚需立足本土文化,实现阅读疗法创新性、系统性、科学性、严谨性的发展。
  •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24, (10): 1.
  •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24, (11): 1.
  • 张文泽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24, (5): 11.
    文章以现当代文献学界友生撰写的纪念文章为基本资料依据,从学问基础和学术渊源,版本、目录学建树, 治学范畴及其学风内涵,以及典守国家图书馆古籍善本库藏、教书育才等方面,归纳介绍了赵万里先生在中国古籍 文献保护和传承方面的杰出贡献。赵万里先生高尚的精神、无私的品质和杰出的学术成就也将激励着世代学人为 护持珍贵古籍和历史文献而不遗余力。
  •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25, (3): 2.
  • 潘俊林, 弗雷德·巴恩哈特, 莉安·范德克里克, 格温·格雷戈里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24, (11): 85.
    文章记录了美国北伊利诺伊大学图书馆过去十年的创新改革历程,从建立学习共享空间、优化环境与设施、指定课本资料预留、实施流通服务项目、学术咨询与信息素养指导等五个公共服务领域,以及数字化项目、运营模式、部门重组、特色馆藏等四个馆藏管理领域,展示了如何将一所功能逐渐弱化的大学图书馆营造成充满活力的共享学习空间。
  • 魏勇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24, (6): 22.
    提高成年国民阅读意愿是全民阅读活动的根本目的。文章在理论刻画阅读意愿生成逻辑的基础上,运用机器学习方法实证分析了我国成年国民阅读意愿的系统动因和核心要素,由此形成全民阅读活动提质增效的管理启示。研究发现:(1)系统动因分析显示“预期绩效、预期努力、享乐动机”等内部动因贡献度是“社会影响、促进条件”等外部动因贡献度的1.5倍;(2)核心要素分析显示“享乐动机”的敏感度为0.245,位居所有影响因子之首;(3)对低阅读意愿组的“用户画像”结果显示其受教育程度和经济条件与阅读意愿密切相关,就其内部动因而言,该群体对阅读“预期绩效”持有的消极信念是抑制其阅读意愿的关键原因。
  • 龚蛟腾, 江婉怡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24, (9): 14.
    《日本国见在书目录》是现存最早的日本敕编汉籍目录,其内容、体例和思想主要参考了我国唐初时期著录最全的史志目录《隋书·经籍志》,体现了多元受容的思想,可供目录学研究。文章主要从著录致用性、分类有序性、伦理价值性等方面,将《日本国见在书目录》和《隋书·经籍志》进行由浅入深的对比研究,并得出结论:古代日本对中国目录学的受容策略、经验与智慧,有助于完善展现中国图书馆学思想和实践体系及其影响。
  • 陆 娜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24, (8): 48.
    文章对生成式人工智能与图书馆发展的国外研究进展进行了梳理回顾。研究发现,国外学者普遍认为,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通过模仿人类的认知过程,能够自动生成信息内容,提供个性化的用户服务,如智能检索、自动分类、问答互动等,极大地提升了图书馆的服务效率和用户体验。然而,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应用也伴随着数据隐私泄露、版权侵犯、算法偏见、技术依赖、伦理不清等风险。这引起了国外学者的高度警惕,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如建立严格的数据治理框架和隐私保护政策,进行版权和合规内容获取教育,通过多元化数据集和定期算法审计消除偏见,增强决策透明度和责任归属明确性,提高技术依赖下的系统弹性,制定伦理指导政策,以防范其风险发生。
  • 刘冬, 李镜媛, 吴俊乐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24, (5): 39.
    数字文化战略推动公共图书馆深化对阅读推广的探索,也为阅读推广创新提供了方向和指引。文章以数字 文化战略对图书馆阅读推广产生的深远影响为切入点,结合数字文化战略下杭州图书馆阅读推广典型实践案例分 析,从转变服务理念,重视供给侧数字化改革,重塑阅读服务“空间”;优化馆藏数字资源,提升共建共享成果成效, 构建智能阅读推广体系;强化阅读场景智能化,融入新兴技术应用服务,诠释多维度阅读推广服务三方面提出数字 文化战略下的图书馆阅读推广创新发展策略。
  • 苏日娜, 谢小燕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24, (5): 19.
    文章通过综合运用文献调查法、史料释读、历史研究法等研究方法,以民国时期广东地区的期刊数据作为 研究分析对象,重点从出版时间、出版机构、出版周期、开本尺寸、地理分布、馆藏分布等方面对期刊数据展开探讨, 旨在宏观反映广东地区期刊的出版发展历史,梳理期刊背后所反映出的历史问题和现实意义,进一步解读民国时期 广东期刊的重要历史价值和出版意义。
  •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25, (2): 2.
  • 梁新华, 沈锦阳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24, (7): 14.
    文章基于信息生态理论和服务质量差距理论,在文旅融合背景下探究公共图书馆旅游信息服务质量的影响因素及路径关系,构建公共图书馆旅游信息服务质量影响因素理论模型,对公共图书馆旅游信息服务质量的影响因素及相互关系进行分析与评价。根据研究结果,文章从信息、信息人、信息技术、信息环境四个维度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为提升公共图书馆旅游信息服务的高质量发展动能提供参考和借鉴。
  • 薛欢雪, 石潇宇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24, (9): 33.
    推动旅游文化与高度发达的图书馆文化紧密相融,是图书馆探索创新服务模式、优化服务路径、转变服务内容中新的增长极和应用场景。文章以国内外图书馆为调研对象,利用WOS、CNKI等数据库,采用文献调研法、内容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对图书馆与旅游融合研究现状进行系统梳理与归纳,总结图书馆在文旅融合背景下与旅游业互融互通的实践成果,探讨了该主题使用的研究方法以及研究局限,并展望了研究前景,以期为后续图书馆深度参与旅游发展的研究提供参考、借鉴与启示。
  • 刁霄宇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24, (11): 5.
    文章通过解读我国现行国家及地方公共图书馆法规中有关馆员专业化内容,阐述了图书馆员专业化深受制度设计影响,图书馆员学科专业背景日趋多元化,行业组织推动图书馆员专业化发展的公共图书馆馆员专业化发展现状。为促进公共图书馆馆员专业化建设,提出以下策略:修订法规以支持馆员专业化发展,明确公共图书馆馆员专业化角色定位,转变图书馆员职业资格认证思路,优化图书馆专业人才培养机制,完善图书馆职称评聘制度,发挥图书馆行业组织协调职能,从而推动公共图书馆事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远景目标。
  •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25, (1): 2.
  • 翁晓兰, 李露芳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24, (5): 66.
    高校图书馆开展社会化服务是共同富裕愿景下的重要内涵和积极主张。政府与组织的制度安排及公共服 务理论、知识共享理论等赋予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制度合法性和理论合理性。通过分析浙江省高校图书馆社 会化服务现状,指出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存在服务观念偏差、制度不够完善规范、社会化开放程度不高、人才队 伍建设缺失等多层面的结构性困境。应从纠正观念偏差、强化制度规范建设、提升开放程度、加强专精型人才队伍 建设方面入手寻求突破,以充分提升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效能。
  • 殷琦琦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24, (5): 85.
    文章以日本汉文大藏经出版物为研究对象,归纳其在古写本、木刻本和铅印本阶段的编刻刊印特点,追溯 相关中华文明对外传播史实。研究表明,日本汉文大藏经在古写经和刻本经的前期阶段主要是接受传入,使用手抄 或者覆刻、印刷的方式来出版,其编纂全面依托于汉文大藏经。而进入近代,日本逐步在校订、编纂、翻译过程中创 立了自身的大藏经知识组织体系,完成了传入、流传、内化的发展脉络。
  • 蒋逸颖, 蒋逸婷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24, (6): 15.
    学习空间是高校图书馆为学校师生提供辅助教学科研活动的重要场所。文章通过网络调研的方式,以中美两国具有代表性的28所高校图书馆为研究对象,从空间类型、空间管理以及设备配置三大方面,对中美两国的高校图书馆学习空间服务现状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学习空间服务已取得一定的成效,但与美国高校图书馆相比,存在空间类型单调、管理制度不完善、系统设备不够健全、用户需求未得到足够重视等问题,因而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如丰富学习空间类型,建设多元化学习空间;完善空间管理制度,组建专业服务团队;优化空间设备配置,满足用户多元化需求;注重用户需求体验,实现空间服务价值。
  • 谢巧巧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24, (7): 85.
    文章梳理了城市书房引入社会认养制的背景和初衷,通过展示洞头区花园里城市书房、泰顺县气象城市书房、泰顺县南门城市书房、鹿城区清风社区城市书房引入社会认养制案例,客观总结其产生的积极效益以及存在的困境难点,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策和建议:加强政策与经费保障、加强认养监管、确保公益属性、灵活认养内容与形式、提高认养回报,以期为各地更好地整合社会资源,推动新型公共阅读空间运行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 方嘉瑶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24, (7): 56.
    文章基于SICAS模型,从互相感知、兴趣互动、连接沟通、参与使用、体验分享五阶段构建了数智时代图书馆青少年数字阅读推广模式,并以东莞图书馆“青少年数字阅读夏令营”作为实践案例论证该模式的可行性。同时提出在活动开展中需注重以兴趣为导向、以理念为引领、以技术为驱动、以评价为抓手、以合作为纽带及以体系为支撑,从而提升青少年数字阅读推广效率,促使青少年爱上数字阅读、学会数字阅读。
  • 寇志敏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24, (6): 70.
    建设景区图书馆是实现文化和旅游发展双赢的一项重要举措。文章通过文献和网络调查,对我国景区图书馆建设案例进行归纳分析,总结四种类型景区图书馆的建设特色,并发现当前景区图书馆面临文旅资源未能有效融合、活动内容简单、品牌意识不强、管理制度有待规范等问题,从而提出从立足地方特色、加强文旅融合,精心策划活动、加强互动交流,打造品牌形象、提升文化内核,规范管理制度、提高服务水平,发挥各主体优势、加强合作共赢五方面来建设景区图书馆。
  • 杨妮, 栗洪武, 惠涓澈, 穆学慧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24, (5): 27.
    阅读是个体精神成长的过程,是重要的自我教育方式,是实现终身教育的衔接路径,也是图书馆“文化育 人”的价值所在。文章通过对大学生阅读活动的组织和跟踪,以“受退学警告大学生”心理危机下阅读自救为研究 案例,呈现和分析阅读对大学生的影响过程。研究发现,阅读通过影响个体的情绪调节、事实应对和自我认知,对 大学生的精神成长发挥着重要作用。高校阅读教育的理论逻辑是:个体阅读阶段,书目的选择必将从畅销走向经典; 师生“共读共写”重塑阅读教育主体关系;图书馆应重视再造“艺术”和“经典”两个阅读空间,发挥阅读场域对人 才培养的价值;学以致用,回应生活,将是阅读推广终极目标的旨归。
  • 张亦洋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24, (9): 5.
    通俗类书是考察明代民间知识与文化消费的典型个案,新近研究多基于知识社会学的研究思路,着重考察知识的社会情境。文章爬梳20 世纪中叶以来的通俗类书学术史,从新近研究对传统范式的质疑出发,搜检学界在民间文化、印刷文化视域下的探讨。研究表明:通俗类书研究从文献本体转向书籍文化与消费活动,其研究范围、视角则存在失衡现象。
  • 马娜梅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24, (9): 83.
    文章研究台版图书EAN码的文献著录。从ISBN和EAN码的关系入手,查明EAN-13码包含ISBN;因为两者码制相同,我国台湾地区图书贸易直接采用零售贸易销售系统,商品通用码EAN-13码标识图书,导致台版图书出现EAN-13码。文章调查图书馆EAN码的著录现状,研究CNMARC中EAN-13码的著录字段,通过书目数据实例详细介绍首都图书馆著录EAN码的073字段。
  • 李国新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24, (12): 5.
  • 朱文渊, 汤益飞, 邱仁博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24, (11): 40.
    文章介绍了嘉兴市图书馆运用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技术,自主研发AIGC绘图应用“AI绘梦大师”,成功将其运用到阅读推广活动“AI绘画之旅”以及活动的过程和成效等情况。指出公共图书馆在采用AIGC技术时需应对版权争议与法律适应性、内容尺度的监管与引导、内容质量的评估与控制、行业冲击与职业转型等挑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 蔡成普, 李 静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24, (7): 46.
    郑振铎是著名藏书家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图书馆事业的重要奠基者,抗战时期因为国家抢购珍贵文献而与瞿氏结缘。1950 年,郑振铎通过动员瞿氏捐献藏书、表彰捐书者、人员安置等一系列工作,将铁琴铜剑楼藏书化私为公。他推动形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图书捐献热潮,为国家文化事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 张娇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24, (6): 33.
    文章探讨了数智时代公共图书馆数字阅读推广的关键影响因素,在实践中为提升公共图书馆数字阅读推广的效果提供有益参考。文章首先通过文献分析和专家访谈法,初步筛选了影响因素并明确各因素的内涵及边界,进一步利用DEMATEL方法,对专家评分矩阵进行转换与计算,分析了各个影响因素的相互作用关系,并针对各个关键影响因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文章建议通过强化阅读推广服务专业能力与领导力、深度挖掘读者需求、创新数字阅读推广环境、完善阅读推广策略等途径提升数智环境下公共图书馆数字阅读推广服务的高质量发展。
  • 薛洁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24, (9): 48.
    青岛市图书馆的数字阅读读者需求与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数字资源服务具有一定的普及度,但推广的针对性和创新性有限;数字资源获取途径多样,但实际使用率较低;数字资源内容架构完整,但与读者需求匹配尚有差距;数字阅读活动种类丰富,但个性化、多元化的活动形式缺乏。公共图书馆的数字阅读服务策略可从以下方面改进:以读者需求为导向,建立健全数字资源服务机制;创新数字阅读活动形式,提供个性化、多元化的阅读服务;制定有效的数字阅读推广策略,注重宣传渠道的融合性;提升用户体验,激发用户持续兴趣与探索欲。
  • 谢红叶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24, (9): 41.
    农村地区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农民的精神生活状况关系到国家整体文明进步。文章基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从阅读文化、阅读行为等因素与农村居民精神生活的相关研究出发,对浙江省平湖市农村居民的阅读情况进行深入研究。通过研究发现参加农民读书会确实改善了农民的精神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了精神富有程度。文章同时提出了加强和完善农民读书会建设的建议。
  • 冯铃珊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24, (6): 89.
    《岭云诗钞》乃鲍廷博之友魏之琇之诗词别集,是目前可见的鲍廷博最早的刻书成就。魏之琇去世后,鲍廷博又同胡涛、项墉将魏之琇生前诗词手稿汇刻为《柳洲遗稿》一卷以告慰亡友。今所见《岭云诗钞》与《柳洲遗稿》所载内容几无重合之处,通过梳理两书刊刻流传过程,集中诗歌风格及具体内容,厘清鲍、胡、项、魏等人交游始末,可窥清中期杭州中下层文士交游、结社风气及其对文人创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