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第2期 刊出日期:2025-02-10
  

  • 全选
    |
  •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25, (2): 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吕福龙, 汪圣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25, (2): 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农村老年人的公共文化需求具有保守性、地域性以及实用性等特征,然而各大公共文化云平台提供的公共文化则倾向于潮流化、中心化以及娱乐化,这使得农村老龄数字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侧出现了严重的结构性失衡。需求识别低度数字化、服务内容缺乏针对性以及服务方式可操作性弱,是导致农村数字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侧结构性失衡的三大要素。为了优化农村数字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质量,相关部门应努力构建匹配农村老年人的数字化需求识别机制、打造契合农村老年人的专题性服务内容、形成适合农村老年人操作的多重服务形式。
  • 贾楠, 谢伟祯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25, (2): 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图书馆是培养特殊儿童阅读习惯、提高其阅读能力的重要空间。图书馆特殊儿童阅读支持服务的发展,是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文章采用网络调查、文献调研等方法,梳理了图书馆特殊儿童阅读支持服务的理论,分析了图书馆特殊儿童阅读支持服务的制度环境,总结了图书馆特殊儿童阅读支持服务的实践进展。基于此,提出图书馆特殊儿童阅读支持服务的推进策略:加强理论转换推进成果落地,依据服务对象构建制度体系,拉长服务链条推进全民阅读。
  • 张梦笛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25, (2): 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无障碍环境建设法》是我国在无障碍领域的第一部专门性法律,该法的实施为公共图书馆开展视障群体服务研究提供了有力支撑。文章在梳理相关研究进展的基础上,从观念、设施、信息、服务四个方面分析了《无障碍环境建设法》带来的积极影响,总结了当前公共图书馆视障群体服务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据此提出了公共图书馆视障群体服务的发展建议。公共图书馆应通过宣传普及法律知识,建立健全体制机制;完善无障碍设施建设,构建共建共治共享局面;增加阅读资源供给,开展数字技能培训;拓展无障碍服务内容,建设无障碍信息服务平台等手段,为视障群体营造良好的服务环境,担当起构建和谐社会的文化责任。
  • 陈雪梅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25, (2): 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信息贫困群体在信息需求表达、信息获取、信息利用与评价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劣势,容易产生焦虑情绪。对信息贫困群体及其焦虑疏导进行研究,有助于更深入地了解信息贫困群体的心理,进而改善信息贫困现象。文章采用问卷调查法,从用户基本情况、信息需求情况、信息获取情况、信息利用情况、信息评价情况、信息焦虑情况6个维度分析广州市信息贫困群体表征、焦虑类型、焦虑影响因素等,归纳出广州市信息贫困群体焦虑疏导策略,即从个体、环境两方面对信息贫困群体进行焦虑疏导,为信息贫困群体情绪要素的研究提供了一定借鉴。
  • 李琪, 叶继元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25, (2): 3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1920—1927年,著名历史学家顾颉刚先后在北京大学图书馆和中山大学图书馆工作。在不算长的图书馆职业生涯中,顾颉刚以历史学家的眼光,审视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问题及其解决路径、办法。文章采用文献调查法、内容分析法,通过顾颉刚有关文献资源采访的论著和其他学者的评论,分析顾颉刚文献资源建设思想,认为“文献资源类型扩展论”“文献资源生命论”“文献资源体系论”“地方文献特色论”等是顾颉刚文献资源建设思想的精华。他的文献资源建设思想及实践,对我国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产生了重要影响,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 纪超, 展姗姗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25, (2): 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建设以人为中心的图书馆,既是“十四五”规划的时代命题,又是公共图书馆事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本研究以公共管理为分析视角,在文献述评的基础上,采用利益相关者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和多中心治理理论,深入探讨以人为中心的图书馆的生成逻辑、内涵延展及未来指向。研究认为创新用户服务、提升组织韧性、反哺经济社会、促进价值共创是以人为中心的图书馆的发展方向。
  • 耿纪昌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25, (2): 5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保罗·泽考斯基的信息素养概念是信息素养领域学术研究和政策实践的基石。对这一概念的深入考察,有助于其思想在中文语境中的正确传播。根据保罗·泽考斯基《信息服务环境关系与优先事项》报告的原文陈述提炼核心要素和关键行为并构造概念图,通过比较原文陈述和中文引证文献的内容差异揭示其中文引介问题。研究发现,泽考斯基的普遍信息素养教育理念包含对信息素养与国家、社会、个人关系方面的重要理解,具有情境化、实践性的特征。由于译介的不规范,我国学者在把握其思想内涵方面存在一定的偏误。
  • 晋熠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25, (2): 6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遏制校园欺凌现象迫在眉睫,但在思考如何治理校园欺凌的问题时,图书馆等机构的作用往往容易被忽视。北美图书馆学者较早开始关注校园里存在的欺凌问题,并对图书馆可以发挥的作用进行了深入研究。基于此,文章采用文献调查、网络调查和案例分析法,对北美公共图书馆及学校图书馆参与校园欺凌预防与干预的服务项目进行分析,发现其项目类型分为基于社会情感培养的倡导型项目、基于体育素养提升的实践型项目和基于预防技能学习的培训型项目,具有资源工具丰富、项目类型多元,发挥馆员专长、重视宣传教育,创建支持性环境、回归人文关怀的特点。
  • 袁泉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25, (2): 6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商业口述历史具有重要的社会与学术价值,也是我国图书馆口述历史资源建设的薄弱环节。文章通过网络调研的方式对英美图书馆商业口述历史资源建设实践进行考察,发现英美图书馆商业口述历史资源建设的特点主要表现为研究主题的广泛性、采集对象的多元性、经费来源的多样性、项目运行的连续性、执行团队的专业性和资源服务的开放性。在此基础之上,文章对我国图书馆开展商业口述历史资源建设工作,提出了丰富研究主题、拓宽采集范围、强化资金保障、加强统筹规划、建设专业团队和开展用户服务等建议。
  • 周剑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25, (2): 7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将图书馆服务项目分为空间设施、信息资源、智力服务三类,对76名理科师范生进行持续四年的跟踪调研,利用结构方程模型、ANOVA方差分析判断图书馆对学生成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图书馆信息资源,尤其是数字期刊,对学生第一年课程成绩、德性评价以及后续“毕业论文检索范围、毕业论文个人观点”都有正向效果;图书馆空间设施和智力服务对第一年学生课程成绩、德性评价呈现负向效果;图书馆各项服务项目对师范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成长无正向或负向效果;学生入学之前原生家庭的影响不容小觑。未来高校图书馆应投入移动端的数字资源组织;模块化配置“空间、资源、智力”,多维度塑造图书馆形象;开设多样化的信息素养课程,对部分学生进行定点帮扶。
  • 唐勇, 庄昕, 周建超, 马洁, 汪聪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25, (2): 8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为传统情报服务的转型升级带来了新机遇。探索情报服务中AIGC的应用场景和发展方向,有助于提升服务效率和质量,推动服务创新和升级。文章聚焦于情报服务中的查新业务,选取当前国内外被广泛讨论的五种AIGC工具:ChatGPT、文心一言、智谱清言、Kimi和百小应,根据科技查新服务的流程,分别测试和评估这些工具在文献检索与筛选、文献分析、报告撰写中的实际性能和表现。基于测试结果,从服务理念更新、服务流程优化、技术平台创新以及人员专业能力提升等方面,为我国高校图书馆提升情报服务效能提出相关建议。
  • 姜娟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25, (2): 9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采用系统工程方法论和模块化设计思想,以高校图书馆为服务主体,企业、产业联盟和地方政府等组成的创新型产业集群为服务客体,以立项/布局/决策、技术创新、专利转移转化为服务需求,构建面向创新型产业集群的高校图书馆专利信息立体化服务体系模型及体系框架,对服务体系的各个功能模块进行了精细化设计。文章提出了面向创新型产业集群的专题数据库构建方法、标准化的服务流程、分级式的服务内容、多维耦合的服务模式,为完善高校图书馆专利信息服务功能、保障创新型产业集群专利信息服务需求提供了系统化解决思路。
  • 定海区图书馆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25, (2): 9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