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第8期 刊出日期:2025-08-10
  

  • 全选
    |
  •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25, (8): 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肖鹏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25, (8): 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张薇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25, (8): 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潘宇珊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25, (8): 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程清远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25, (8): 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唐巧进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25, (8): 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李词, 林怡龄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25, (8): 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宋文娅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25, (8): 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谢红叶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25, (8): 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茹丽君, 徐嘉卉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25, (8): 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李仁德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25, (8): 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陈一, 林珀娴, 彭敏惠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25, (8): 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知识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全民终身学习观念的普及,读书会作为知识传递、社交互动的载体,作用不容忽视。文章以武汉市线下民间读书会为例,对线下民间读书会的发展现状进行全面的剖析,访谈武汉市线下民间读书会相关人士,获取第一手资料,并运用程序化扎根理论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深入解析。研究发现文化动力核心、文化运营机制、文化价值体系、社群文化交流、阅读文化实践和社会文化环境共同影响民间读书会的可持续发展,并提出具体发展策略。
  • 梁新华, 刘丝弦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25, (8): 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数字技术与非遗资源的深度融合,为非遗资源的保护与传承提供了契机。通过实地考察、访谈和网络调研分析湖南图书馆非遗数字化保护和传承现状,发现其在非遗组织机构建设、数据库建设、宣传推广、非遗跨界协作以及非遗资源活化利用等方面存在不足,提出健全非遗组织机构建设、完善非遗数据库建设、创新非遗推广形式、跨界合作打造非遗文旅品牌、构建非遗活化利用的数字化生态体系等优化策略,以促进湖南图书馆更好地保护、开发和利用非遗资源,实现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的高质量发展。
  • 宋文辉, 陶伟峰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25, (8): 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牛津大学图书馆“文物保护与遗产科学”部门的古籍保护实践经验成熟、保护体系完善且成效显著,可为我国高校图书馆古籍保护工作提供借鉴。文章运用网络调查法、文献研究法和邮件咨询法,探究该部门的组织架构、保护项目和运营特点。借鉴“文物保护与遗产科学”部门的实践经验,我国高校图书馆在开展古籍保护工作时应建立专业化分工与协同机制;重视预防性保护理念;加强人才培养与技术传承;推动古籍保护数字化;扩大公众参与度。
  • 蒋啸南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25, (8): 3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学术沙龙是培养图书馆员学术能力的重要抓手。研究选取了12家开展学术沙龙且学术能力排名靠前的公共图书馆,对其举办的学术沙龙情况进行了调研和梳理。研究发现,学术沙龙呈现出以规划为引领、以专业组织为支撑、以合作为动力的特点,并取得显著的成效。就未来组织与举办学术沙龙而言,要不断完善政策支持,确保学术沙龙的内容设计既具深度又广涉各面、方法高效实用、形式丰富多样、评价客观科学,为学术沙龙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同时,还要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学术沙龙的影响力,打造极具专业性的学术品牌。
  • 宋奕璇, 周余姣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25, (8): 4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播方式正随着时代的发展发生深刻变革。游戏作为一种互动性强且极具沉浸感的媒介,为古籍的保护与推广提供了新方法。古籍作为游戏开发素材,可与游戏类型多元契合,形成特有品牌,蕴含了极大的开发和利用价值。宋慈《洗冤集录》可作为悬疑、探案式游戏加以开发利用,以使这一古籍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 阿诺德·姆万祖, 殷叶玲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25, (8): 4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全球对环境恶化、社会不平等和经济挑战等问题的关注,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优先事项。文章采用描述性研究设计与混合案例研究法,挑选来自12家有代表性的肯尼亚绿色图书馆馆长进行访谈,并使用观察检核表进行访谈辅助,采用框架分析模式进行数据分析。研究发现,近年来肯尼亚图书馆通过采取绿色举措,已成为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积极倡导者。本研究揭示了肯尼亚绿色图书馆在倡导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方面的重要作用,为绿色图书馆研究提供了独特的视角。
  • 徐佳, 周彤, 李波, 陶慧琴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25, (8): 5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以长沙市图书馆的图书馆奇妙夜阅读推广活动为例,介绍了该活动的概况,从阅读场景、阅读内容、阅读形式、亲子阅读参与方式、社会合作方面分析了该活动的创新点。提出深化主题设计与情境塑造,拓展多元主题内容;创新互动阅读形式,推动跨媒介融合阅读;强化亲子互动与家庭参与,分龄设计亲子互动活动;推动跨界合作与资源整合,拓展合作伙伴范围的优化策略,旨在促进公共图书馆沉浸式儿童阅读推广的可持续发展。
  • 谢姣, 李婷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25, (8): 6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传统文化阅读推广是公共图书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文章构建了公共图书馆传统文化阅读推广的价值共创模式,并以湖南图书馆“新春文化庙会”为例,从文化价值、社会价值、情感价值与审美价值四个层面探讨其价值体现,总结其活动成效和经验,提出了价值共创视角下的公共图书馆传统文化阅读推广策略:文化赋能,挖掘传统文化的地域属性;多元合作,实现平台优势资源合力;守正创新,丰富活动内容和形式;优化整合,提升阅读推广品牌效应。
  • 薛路, 郑闯辉, 程金金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25, (8): 6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层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阅读推广面临资源有限、传播渠道单一等挑战。嘉兴市图书馆创新推出“典籍里看嘉兴”融媒体项目,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文章介绍了“典籍里看嘉兴”项目的实施流程和短视频制作步骤,并对项目特点和成效进行了分析。该项目以馆藏地方文献为核心,挖掘嘉兴文化遗产和制作原创短视频,以融媒体模式进行传播,为公共图书馆活化馆藏地方文献资源、精准实施地方文献阅读推广活动、促进文旅发展、增强区域文化自信,提供了可借鉴的案例。
  • 郑勇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25, (8): 7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高校图书馆员工评价并非人格评价,而是基于岗位事业行为的成就评价和说服评价。事件是岗位事业的基本单位和价值载体,高校图书馆有必要构建基于事件分析的成就评价体系。通过评价测试可见,指向人的评价更多反映交往价值;指向事的成就评价能有效反映岗位贡献价值差异,具有评价说服力。高校图书馆需通过岗位管理要求员工追求事业成就,通过基于成就事实的评价对象、评价关系、评价方法和评价结果满足员工成就需要,使其积极追求成就价值。
  • 张素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25, (8): 8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调查研究了共享经济背景下不同模式的私人藏书共享情况,认为高校图书馆需要拓展私藏共享理念,促进高校图书馆捐赠资源共建共享,并据此提出了发展策略:拓宽捐赠范围,构建特色馆藏;重视互动与共享,推动捐赠资源流转;积极参与校园内二手教材循环利用。未来应进一步挖掘读者参与资源共享的动力,探索可持续发展。
  • 高利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25, (8): 8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建立科学、高效的电子资源评价方法是高校图书馆资源建设与服务质量提升的重要工作内容。文章以外文电子资源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外文期刊全文数据库和外文文摘数据库两种不同类型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机器学习模型,针对指标数据建立特征工程,对数据进行归一化、降维、特征筛选,然后进行模型构建和训练,以及不同模型的调优与评估。最终确定KNN算法为最优模型,并对外文电子资源进行客观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机器学习模型与传统电子资源评价方法相比预测结果更加准确、高效,指导电子资源结构优化更具客观性,可以为图书馆作出基于数据的决策。
  • 陈燕华, 蒋一平, 赵应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25, (8): 9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校史文化有着丰富的育人功能,学校图书馆在校史文化建设中具有独特价值。本文以杭州外国语学校图书馆为例,从资源建设、空间重构、活动创新三方面梳理了其参与校史文化建设的实践。构建了官方文献、口述资料、实物资料三位一体的史料收藏体系。通过校友文库、图书馆与校史馆融合、微信公众号等途径拓展了校史展示维度。以主题展览、真人图书馆、舞台剧等活动助力校史文化融入学生成长过程。文章从服务创新、机制创新、模式创新和科研创新四个方面总结了其创新性经验,以期为中学图书馆开展校史文化建设提供可借鉴的模式。
  • 乐清市图书馆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25, (8): 9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